冲压模具讲座
第37讲 模具构造入门之十九 拉深模具的构造:向上拉深首次拉深模
种别:拉深・成形加工
2012年09月07日
是采用凸模在下、凹模在上的倒装构造的拉深模具构造。模具构造如【图1】所示。
拉深加工时经常使用。在该构造中,经常将压边圈称为行程限位。因为压边圈起到落料定位的作用。 将加工材料放在行程限位上,制件由下向上进入拉深上模的凹模中。进入后的制件由顶出装置在上死点附近从凹模中排出,使用压缩空气等吹卸至模具外部。
顶出装置的用法如【图2】所示。
【图2】(a)表示了拉深加工结束后下死点的状态。经下模的凸模拉深的制件处于凹模之中。顶出装置被制件顶起。与顶出装置联动,顶出棒及冲压机的"簪子(顶出杆)"也被顶起。 从这种状态开始,冲压机的滑块向上死点上升,但进入凹模中的制件仍保持原状态。上升至接近上死点时,"顶出杆"接触顶出杆调整螺钉。通过接触,"顶出杆"下降,通过顶出棒使顶出装置下降,将制件从凹模向外排出。【图2】(b)表示了排出完毕后的状态。 这种顶出机构中最可怕的是"顶出杆"的调节。误使顶出杆调节螺钉下降过多的话,会导致顶出棒弯曲。最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上模从滑块上脱离后脱落。可能造成事故。不使用顶出装置时或在调节顶出装置之前,必须使顶出杆调节螺钉上升至最高位置。
返回【图1】来看看下模的模具缓冲装置(此图表示的是较小的模具。采用较大模具时模具缓冲装置是冲压机的附属装置)。模具缓冲装置通过冲压机的垫板孔通至下方。因此可使用相当长的弹簧。这意味着能够加工高度尺寸相当大的拉深制件。可加工采用向下拉深方式时难以加工的制件。 进行冲压作业时仅需将材料放置在行程限位上,因此作业性比向下拉深要好。 坯料的加工形状,既可用于有凸缘的拉深,也能用于无凸缘的拉深。